您的位置: 西藏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 > 統(tǒng)戰(zhàn)人士 > 正文

十八軍老戰(zhàn)士黃德華:越是艱險越向前

作者: 陳荷花 益西加措 劉倩茹 旦增發(fā)布時間: 2021-10-02 10:29:45來源: 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
打印
T+
T-

  帶著對十八軍的無比崇敬,記者走進位于米林農(nóng)場的黃德華家。記者到時,老人正熱情地站在院中迎候,滿頭的華發(fā),精神矍鑠,臉上洋溢著溫和的笑容。老人坐在院子中,用平緩的語調講述了那段歲月中的點點滴滴。

  黃德華,四川自貢人,1938年出生,參加過川藏公路修建等重大事件,為西藏人民的翻身解放、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作出了貢獻。黃德華親歷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發(fā)生的滄桑巨變,是社會主義新西藏建設的參與者、見證者。

  1950年初,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完成解放四川的作戰(zhàn)任務后不久,就接到進軍西藏的指令——“一面進軍,一面修路”。

  談起為何參軍,黃德華有感而發(fā):“四川解放時,不打人不罵人,不搶東西的解放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”1956年3月,18歲的黃德華追隨黨的隊伍踏上了革命征途。

  時移史定格,事過情永駐。進軍西藏的艱辛歷程,在黃德華心中仿佛掌心紋絡般清晰。

  “修路只能靠鐵錘、鐵锨等簡單工具,當時,部隊的給養(yǎng)供應困難,戰(zhàn)士們經(jīng)常餓肚子,沒有吃的就只能挖野菜;沒有住的地方,一個班擠在一個小帳篷里。即使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,三個連,每天還要修100多公里的路。”時至今日,83歲的黃德華說起當年和戰(zhàn)友們一起修路的點點滴滴,激動的心情仍然溢于言表。

  回憶起以前,有一個細節(jié),黃德華至今記憶猶新。“一有休息的命令,我們就躺在草叢中,累得一閉眼就能睡著。那時候苦得很,走路都打瞌睡。有一次,三天都沒怎么睡覺,部隊讓休息半個小時,我一不小心就睡著了,醒來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部隊不見了,急忙拿起機槍追上去。”黃德華說,“記得途中有個戰(zhàn)友受傷了,當時腿流了很多血,他只讓衛(wèi)生員幫忙簡單包扎了一下,就繼續(xù)修路了。”

  為了西藏的發(fā)展建設,黃德華做到了黨叫干啥就干啥:1961年在江孜農(nóng)場當工人,主要負責看管牲畜和開墾荒地;1962年至1966年在亞瑪崗農(nóng)場當工人;1967年至1987年在米林農(nóng)場當工人。

  1961年,黃德華在江孜農(nóng)場認識了美麗大方的藏族姑娘索朗姆吉,收獲了愛情,他倆至今已經(jīng)攜手走過了60年的光陰。

  藏漢結親,是身肩和平解放西藏,更要建設好西藏雙重任務的十八軍戰(zhàn)士特有的時代烙印。如今,大部分十八軍老戰(zhàn)士已經(jīng)離世,但是有不少他們的后代仍然堅守在雪域高原,繼承弘揚著“老西藏精神”。

  “我是1987年退休的,現(xiàn)在三個女兒也都退休了,兒子在林芝打工,我們一家人都生活在西藏。這么多年,老家也只回去過兩次。”黃德華說,“我這一輩子,只是盡了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的本分。”

  “在舊社會,西藏人民的生活太苦了。我到西藏時,汽車都沒看到一輛,兩次走路去林芝。但是,越是艱險越向前,我們那一代人無怨無悔?,F(xiàn)在,生活變化太大了,交通問題解決了,不僅公路修好了,拉林鐵路也開通了,人民越來越富裕。”黃德華用自己的經(jīng)歷和故事告訴人們,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。

  采訪結束,黃德華和索朗姆吉兩位老人手牽著手,互相攙扶走進屋內(nèi),女兒給老人端上甜茶,曾孫將一塊糖塞到了黃德華的嘴里,老人樂開了花。(記者 陳荷花 益西加措 劉倩茹 旦增)

(責編: 陳建國)
相關閱讀
?

熱點關注更多>>

領導論述更多>>

理論園地更多>>

相關鏈接更多>>